农业部关于印发《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渔业(水利)、农垦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其他有关单位,各产业技术体系:
为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工作部署,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农业科技供给,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引领支撑和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我部研究制定了《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2016年8月31日
附件:
为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工作部署,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供给,引领支撑和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实施思路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瞄准制约竞争力提升的“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三个短板,聚焦粮食、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三类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以国家相关科技、推广和培训项目为支撑,联合企业、推广培训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力量,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以县域为实施单元,开展定向合作、定向攻关、定向集成,创建节本降耗、绿色增产、提质增效和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提高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产业选择
根据产业发展重要程度和提升竞争力紧迫程度,立足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拟选择17个产业:一是事关粮食安全的4个主要粮食产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二是事关国计民生的8个重要产业,包括棉花、油菜、糖料、生猪、奶业、蛋鸡、大宗蔬菜、马铃薯。三是具有特色和一定优势的5个主要产业,包括柑橘、苹果、茶叶、水产品、热带作物。
三、总体目标
(一)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显著提升
——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产业形成稳固的粮食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质量、安全、效率、效益同步提高,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肉蛋奶棉油糖等重要产业形成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明显提升的技术保障能力,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依靠科技创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水果及水产品等主要特色产业形成品牌效益和比较优势显著提升的技术保障能力,在品质、效益、生态、环保等方面明显改善,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技术及产品“走出去”;
——建立全产业链的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链条得到延伸,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二)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科技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产业提升的贡献度显著提高,主要产业领域技术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产业领域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竞争力提升综合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采用新技术能力显著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四、实施要求
一是确定主攻方向。各产业要依据“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技术需求,找准制约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梳理形成重大科技问题,确定提升行动主攻方向。
二是明确实施目标。各产业要围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等技术需求,重点在优质高产品种、轻简机械化、节水节肥节药、绿色生态环保、高值加工利用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示范培训、推广应用和科企合作,形成一批符合各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技术模式。
三是选择重点区域。各产业实施区域选择原则:产业基础好、地方积极性高;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业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等有机衔接;与“镰刀弯”地区玉米、南方水网地区生猪等结构调整区域紧密结合。每个产业首批选择5—10个示范县,在巩固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30—50个县。
四是明确实施主体。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农业企业,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业、农机、加工、农资等行业企业,以及承担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的企业;实施区域的农技推广服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五是明确实施方式。(1)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为依托,联合龙头企业、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构建“1+N”科技创新联合体。(2)联合体各方按照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明确合作任务,签订合作协议书,定向开展联合攻关,合作研发的品种、技术、机具等在示范县定向集成。(3)实施区域内农业行政、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机构承接科技创新和集成转化成果,将科技研发、集成转化、推广培训等环节在示范县统筹,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示范培训和推广服务。(4)建立研发—集成—应用—再研发的“复式创新应用”机制,促进品种、技术和机具等研发改进,提高科技研发、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根据技术成果熟化程度,适时列入农业部和地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扩大示范效果。
六是明确实施期限。实施期限为5年。根据示范县选择的原则,2016—2017年在217个县组织实施(其中16个县重叠)。2018—2020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力争17个产业覆盖全国500—800个县。
五、重点任务
(一)水稻
制约因素:品种与技术集成不够紧密,农机与农艺融合度不高,育种、植保、栽培协调性较差,加工产品种类少。生产成本上升,稻米价格下跌,种粮效益收窄。
重点任务:加快培育适应农机农艺结合、轻简栽培的优良品种,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节药“三节”技术,加强“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综合技术研发集成,形成可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模式。加强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强化重点技术和关键环节技术服务。
拟定联合体: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锦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四川分公司+湖南金健米业有限公司+安徽合肥金润米业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黑龙江省富锦市、五常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七星农场,吉林省前郭县,四川省崇州市,湖南省湘乡市、华容县,湖北省潜江市、京山县,江西省贵溪市,安徽省庐江县,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贵州省兴义市,辽宁省大洼县,江苏省兴化市、如东县,福建省建宁县。(共17个县市区)
(二)小麦
制约因素:生产成本上升,种麦收益下滑;经营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低;水资源约束加剧,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需要调整;生物和非生物灾害加剧,病虫害防控面临新挑战;综合利用不足,加工品质不能满足消费结构变化。
重点任务:建立新型“节本、绿色、高效”生产方式,加快培育北方节水抗旱新品种,推进优质品种的产业化,加强灾害防控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加快综合利用和加工产品多样化,加强品质提升和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强化品质提升和关键环节技术服务。
拟定联合体: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华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滨州泰裕麦业有限公司+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河南省辉县市、延津县、新乡县、临颍县,山东省平度市、邹平县、临邑县,河北省辛集市、石家庄市藁城区,安徽省涡阳县、宿州市埇桥区,江苏省海安县,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共14个县市区)
(三)玉米
制约因素: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不高;种、肥、药技术标准化急需统一;水、土、气等非生物逆境技术调控手段单一;病、虫、草等生物逆境灾害防控面临新压力;产后烘储技术落后,损失严重;商品品质提升技术有待加强。
重点任务:建立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系统,加快培育转型升级玉米新品种,加强灾害防控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质量控制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强品质提升、产后收储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拟定联合体: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公主岭市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滑县虹阳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首批实施区域:黑龙江省龙江县、克山县,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友谊农场,吉林省公主岭市、乾安县,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河南省滑县、西平县,山东省齐河县、济宁市兖州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河北省曲周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共13个县市区场)
(四)大豆
制约因素:进口压力大,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低;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高蛋白及加工专用品种缺乏;轮作不足,品种单产水平低,产量潜力有待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
重点任务:走“差异化”发展路子,注重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提高东北和黄淮海等主产区品种单产水平,加强食用型及加工专用大豆品种研发,强化机械化、大面积种植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加强大豆营养功能评价及新型高值产品研发和综合利用。
拟定联合体: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龙华矿机集团新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黑龙江省海伦市、嫩江县,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设农场、赵光农场、尖山农场,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巴彦农场,吉林省敦化市,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共10个县市区场)
(五)棉花
制约因素:生产成本高,高效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技术水平低;优质棉品种匮缺,肥水利用率低,农机农艺不融合,残膜污染严重;“高等级棉”短缺与“低等级棉”过剩并存,产品竞争力下降。
重点任务:培育和推广适合机采早熟优质高产抗逆的“双三零”品质品种;加快轻简化、机械化、规范化植棉的配套品种和技术应用;西北加快研发产量、品质、效益和环境相协调配套品种和植棉技术;提升轧花加工工艺水平,推进植棉业、加工流通业和棉纺业融合,实现中高端品质原棉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拟定联合体: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发纺织集团公司+河南永安纺织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沙湾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垦区、第六师五家渠垦区、第八师石河子垦区,湖北省天门市,山东省利津县,河北省邱县、威县。(共9个县市区)
(六)油菜
制约因素: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生产成本上升,单产提升缓慢,市场竞争力偏弱;生物与非生物灾害严重,病虫害防控有待加强;多用途、高值化开发不足,综合效益偏低。
重点任务:建立绿色、高效、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系统,加强适宜机械化的早熟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加强高活力种子加工、农机农艺融合、菌核病和根肿病防控、质量控制与产地绿色高值化加工技术等研究、集成与示范,发挥油菜养地肥田的粮油兼丰轮作功能,提高单产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生产效益和效率显著提升。
拟定联合体: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安徽大平油脂有限公司+世纪星植物油脂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四川省广汉市,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湖北省武穴市、沙洋县,湖南省桃源县,江西省乐平市,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江苏省启东市,青海省互助县,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贵州省金沙县。(共12个县市区)
(七)糖料
制约因素: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种植规模分散、机械化作业与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品种单一,遗传多样性不足,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滞后;主产区旱、寒、风、病虫灾害频发。
重点任务:加强甘蔗、甜菜种质创新,培育抗逆性强、适合机械化栽培的新品种,开展种苗脱毒扩繁和种子加工、农机农艺配套、绿色栽培、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推进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开展糖料及其副产品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研究,推进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深度融合。
拟定联合体:甘蔗、甜菜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种业公司+广西、云南、广东农垦集团公司+广西中粮屯河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思源农业发展公司+广西崇左绿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扶绥农业科技园区+云南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佰惠生物农业开发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龙州县、柳城县、来宾市兴宾区,云南省陇川县,广东省遂溪县,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林西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共10个县区场)
(八)生猪
制约因素:土地、环境承载能力持续下降,种养分离,成为产业发展的硬约束;综合生产效率低,生产水平不高;蛋白饲料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高;重大疫病等不确定因素增加,疫病防控与兽药残留问题控制难度大,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重点任务:提高核心群种猪育种水平,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仔猪成活率,加强猪瘟、猪伪狂犬病、口蹄疫、蓝耳病的防控和净化,完善猪舍环境参数标准体系,加强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基础数据集成应用,推进无抗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和质量控制,完善冷链体系,提升品质和加工质量,提高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促进“农牧结合”。
拟定联合体: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扬翔农牧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双胞胎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日泉农牧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广东省阳东县,河南省济源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陕西省洛川县,江西省信丰县,辽宁省凌源县,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四川省崇州市,山东省夏津县,湖北省仙桃市,重庆市荣昌区,河北省武安市,江苏省阜宁县,安徽省利辛县,福建省建瓯县、尤溪县,云南省宣威市。(共17个县市区)
(九)奶业
制约因素: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不强,优质牧草不足,资源约束趋紧,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紧密,养殖加工“两张皮”,饲养方式相对落后,单产较低,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不足。
重点任务:打造“种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提高奶牛场优质粗饲料基本自给水平和转化效率,提高生鲜乳质量,加强奶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推行质量安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体系,强化疫病防控,促进粪污还田,培育奶牛养殖新主体,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促进生鲜乳生产者和乳品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提升奶业竞争力。
拟定联合体: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中国奶业D20企业联盟等。
首批实施区域: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定州市、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辽宁省海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上海市崇明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四川省洪雅县。(共10个县市区)
(十)蛋鸡
制约因素:养殖品种一定程度依赖国外,需提高国产化水平;疫病和药物残留问题突出,机械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重点任务: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国产品种选育与利用,提高生产性能和蛋品品质,加强质量安全评估研究、质量控制和疫病综合防控,提高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蛋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促进副产品综合利用。
拟定联合体: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种禽公司。
首批实施区域:北京市延庆区、平谷区,河北省威县、徐水县,湖北省安陆市、武汉市洪山区,安徽省铜陵县,江苏省东台市,四川省安县。(共9个县市区)
(十一)马铃薯
制约因素:优质脱毒种薯需求增大,鲜食品种品质差,早熟及加工专用品种少;种薯质量差,种薯繁育体系各环节不匹配,原原种产能过大、生产用种产能低;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干旱和土传病害严重;主食化品种营养评价和加工技术装备研发滞后。
重点任务:加快品种结构调整,解决薯型、品相和抗病性差的问题,加强早熟优质丰产、以及适宜主食加工新品种选育,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加强马铃薯甲虫、晚疫病等重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和综合治理,开展营养评价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产地储藏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速主食及其他加工产品开发。
拟定联合体: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爱兰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薯业集团+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荆门百谷丰科技有限公司+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等。
首批实施区域: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云南省宣威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克山农场,山东省滕州市,湖北省屈家岭管理区,四川省彭州市,山西省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陕西省定边县,青海省湟中县。(共12个县市区场)
(十二)大宗蔬菜
制约因素:部分产品季节性生产失衡,品种结构有待优化;灾害天气影响较大,抗灾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急需加强;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化肥农药过量使用,急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质量安全及营养功能评价有待加强;贮运保鲜技术装备落后,产后损失严重。
重点任务: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控制总体规模,强化“标准园”建设,加强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药肥减施、水肥一体化、产地贮藏、加工、冷链物流、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示范推广机械化、信息化实用技术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拟定联合体: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河北省乐亭县,山东省寿光市、兰陵县,江苏省东海县,浙江省苍南县,河南省扶沟县,四川省彭州市,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湖南省汉寿县,福建省漳浦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云南省弥渡县,天津市武清区,湖北省长阳县,辽宁省灯塔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共16个县市区)
(十三)柑橘
制约因素:受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及管理模式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柑橘品质下降;黄龙病等病虫为害仍然严重,农药使用量大;产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藏技术整体还比较落后,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生产环节的适用机型少,整体机械化程度低。
重点任务:科学布局品种结构,加强无病毒苗木繁育、黄龙病等病虫害防控、轻简化栽培、配方施肥、营养功能评价、质量控制、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和示范,重点研发柑橘周年均衡供应的品种和配套栽培、贮藏与运输等技术,加强宽皮橘加工技术与产品研发,加大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提升柑橘品质、生产机械化和加工综合利用水平。
拟定联合体: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江西绿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重庆铭阳水果种植有限公司+橙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永春绿源柑橘苗木繁育场+湖南橘湘果业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柯城区柴家柑橘专业合作社等。
首批实施区域:湖北省秭归县、宜昌市夷陵区,江西省信丰县、安远县,福建省平和县、永春县,重庆市奉节县,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湖南省永兴县,广东省龙门县、郁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四川省安岳县。(共13个县区)
(十四)苹果
制约因素:栽培制度落后,优质苗木短缺;低效果园改造任务艰巨;化肥农药施用过量;果品品质不一,难以做到优质优价;采后精细化处理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
重点任务:开展苹果不套袋、不人工疏花疏果、机械化作业三项技术攻关,建立节本增效技术模式;健全优质大苗繁育体系和区域化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技术体系,加快低效果园改造;开展轻简化栽培、精准施肥施药、病虫害综合防治、营养评价、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健全果品生产全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采后果品精细化处理,提升精深加工技术装备水平。
拟定联合体: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华圣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天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烟台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陕西省洛川县、千阳县,甘肃省静宁县、天水市麦积区,山东省栖霞市、莱州市、荣成市,辽宁省瓦房店市,河北省顺平县、内丘县,河南省灵宝市,山西省临猗县。(共12个县市区)
(十五)茶叶
制约因素: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升高,茶园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茶叶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风险增加;产品结构不合理,适合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的茶叶及其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
重点任务:加快茶园农艺农机融合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茶叶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茶树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集成,示范推广茶园节肥节药技术;加强茶叶自动化、多元化加工机械和利用技术研究,强化重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高值产品的产业化。
拟定联合体: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中茶湖南安化茶厂有限公司+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贵州贵茶有限公司+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云岭茶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徽省休宁县,福建省安溪县,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湖南省安化县,四川省峨眉山市,贵州省湄潭县,云南省凤庆县,陕西省平利县,重庆市永川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广东省英德市、潮安市、饶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共15个县市区)
(十六)水产品
制约因素:生产粗放,加工率低,比较效益下滑;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受异常天气变化影响大,养殖发病率高;部分养殖品种种苗依赖于国外;养殖密度高,鲜杂鱼直接投喂,水质调控不力,技术有待改进;部分养殖过程存在违规用药问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养殖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重点任务:以“高值化、功能化、生态化”为核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筛选培育高品质养殖新品种;开展饲料高效利用、病虫害防控、养殖环境调控、营养评价、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集成示范绿色高效“无抗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养殖设施、设备研制,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强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拟定联合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水产类产业技术体系+广东中山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威集团+山东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升索渔用饲料中心+天津乾海源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光明集团等。
首批实施区域:广东省化州市、珠海市斗门区、中山市港口镇、东升镇,江西省南昌县,山东省荣成市、莱州市,辽宁省长海县,海南省东方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天津市汉沽区,上海市松江区、奉贤区、崇明区,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湖北省洪湖市。(共16个县市区)
(十七)热带作物
制约因素:生产成本高,进口冲击大,比较效益低;优质高产品种缺乏,产期相对集中,品种结构需要调整;品质差异大,提质增效难度加大;生产机械化应用缓慢,劳动生产率低;贮运保鲜技术水平落后,加工技术滞后。
重点任务:加强高品质育种技术研究,提高优质品种种植比例,提高高品质管理技术水平;加强机械化应用技术研发,加强节本增效技术集成应用;加强病虫害防控、营养评价、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采收、贮运保鲜、加工等机械化技术研发;研究完善生产标准体系,打造精品品牌,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去”。
拟定联合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热带作物类产业技术体系+广东农垦集团公司+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高州市燊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乐东福田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攀枝花锐华农业有限公司+海南天然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天然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等。
首批实施区域:海南省儋州市、澄迈县,云南省新平县、勐腊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武鸣县,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广东省廉江市、阳东县、徐闻县,贵州省兴义市,云南省耿马县。(共12个县市区)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是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落实“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重要任务。各级农业部门、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施这一行动作为“十三五”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产施策,久久为功,切实把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转到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上来。
(二)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的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和全面部署科技行动。
成立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牵头,部内有关司局、事业单位组成的工作组,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组织编制各产业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绩效评估,总结实施成效,宣传示范典型。科技教育司负责组织协调和综合服务;综合司局发挥规划指导、统筹资源、政策创设等职能作用,为行动开展提供必要保障;行业司局负责指导本产业实施方案制定,凝练重大需求,推荐专家和参与企业,加强实施监督和政策支持;相关事业单位负责选派专家参与实施方案编制,承担相应提升行动任务。
各省(区、市)农业主管部门成立科技行动推进领导小组,负责本地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地方创新团队、推广、培训等科技力量,参与科技创新联合体的组建,督促示范县落实工作措施,做好监督检查,总结报送实施成效,推荐示范典型。各省(区、市)可参照本《工作方案》,选择本地其他主导产业开展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
各示范县成立科技行动落实小组,制定相应的落实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统筹各类科技、推广、培训等资源,与相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同做好科技创新联合体的组建,开展科技研发、技术集成和模式创建,在全县组织培训和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及时向科技创新联合体反馈技术改进方向和建议,不断扩大示范面积和规模,实现整县推进。
(三)统筹各类资源。统筹各级各类科研、推广、培训专项和资金,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农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有机衔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投入、科技研发、推广应用、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动员地方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实施合力。
(四)发挥专家作用。成立7个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专家组,由相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其中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专家组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专家组统筹各产业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对提升行动的技术效果提出咨询意见,对实施任务和目标提出调整建议。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制定本产业实施方案,明确各产业目标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表,牵头与示范县共同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与联合体各方签订合作协议书,加强与省和示范县的工作对接,探索“1+N”的合作模式,在示范县开展定向合作、定向攻关、定向集成,落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培训及产业发展带动等工作,及时总结成功技术模式,上报年度实施进展情况。
(五)加强督导评估。农业部加强科技行动的推进和调度,强化督导检查,及时做好实施效果评估。各省(区、市)农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开展检查指导,确保取得实施成效。各示范县落实整县推进的目标,配合产业技术体系做好科技行动实施成效自评估。专家组加强技术指导,对各产业实施情况进行技术评价。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加强与科技创新联合体各方的协作,完成协议书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对技术模式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负责。
(六)强化宣传引导。总结科技创新联合体“多点组合”的带动发展模式,把示范县打造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样板,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推介一批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